Leading Experts

专家智库

两院院士领衔,专委会顶尖专家坐镇

查看全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俞梦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分级诊疗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航空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 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致力于 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是中国航空医学工程创始人、生物医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58年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首次对飞行于3500米高空的飞行员进行遥测,开创了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 究事业。在国际上首创冲击载荷下人体脊柱动态响应模型;提出群浮地生物电测量技术概念,研发多种高抗干扰 电生理仪器,研制出国际领先的自然睡眠检测技术;发现“柯氏音延迟现象”,在世界上首创符合柯氏音原理的全信 息血压测量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三、四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0余项。 发明专利30余项。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巴德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免疫学家。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癌生物疗法的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研究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抗胸腺自家抗体,首次在国际上用胸腺移植等免疫重建方法,提出免疫功能异常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癌转移机理及防治途径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5种高转移动物模型和稳定的高转移性细胞株。同时,在内源性白介素-2诱导、同种LAK细胞应用、LAK细胞杀伤原理以及LAK细胞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王学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卫生部活体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肝病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等职务。 于1995年开展中国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是中国大陆活体肝移植的开拓者。率先在中国大陆建立活体肝移植技术规范化体系,将活体肝移植技术向全国20余个省市推广。目前,已主持建立了国际一流的GMP级实验室及转化医学平台,在国际上首次采用调节性T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并用于肝移植临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篇。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8项。解决了诸多肝脏外科领域的疑难病症,开创了我国肝癌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为肝癌的介入治疗奠定基础

卢秉恒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智能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金属切削机床学会理事长、宁波大红鹰学院院长。

刘德培

中国工程院士。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所长(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长(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包括分化与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与疾病模型、 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阮长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发现并从事国际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学成回国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1983年,阮院士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 糖蛋白单克隆抗体;随后,研制成功了“苏州系列”单克隆抗体,其中的5株单抗被确认为国际血小板研究试剂。

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分级诊疗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等。 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作为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从基因的角度首次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200余篇,主编著作29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

郑树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组织委员会中国大陆唯一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致力于创新外科理念与技术,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学科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非静脉-静脉转流、胆道与血管显微外科吻合以及活体肝移植技术创新等多项革新,率先将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移植联合应用于救治晚期重型肝炎,率先建立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技术新规范,在世界上首创肝移植后乙肝复发防治新策略并获国际学术界认可。

陈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二十多年来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20余篇,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二十余次。由于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的早期工作,1996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日本筑波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大会上应邀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时获得“小谷正雄”奖 (“Kotani Prize”,生物领域)。

郎景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健康世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长期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和“源头治疗说”。关于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研究及对妇科内镜手术、子宫颈癌防治、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及基础研究均有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教育部、中华科技进步奖及北京科技奖等8项,并荣获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等。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译)著作30部,个人专著10部。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分级诊疗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天津大学现代光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光学学会及SPIE会员等。 长期从事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研究,在高效倍频激光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及激光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了高功率倍频激光的理论,发明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广泛应用。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委及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特等奖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60余篇,获专利10余项。

顾晓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九、十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南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构建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成功修复大鼠、犬坐骨神经缺损,获中国发明专利,相关产品已进入临床试用,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初步疗效观察效果良好。在中药促神经生长的研究过程中,研制开发的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已获中国发明专利。

程书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著名肿瘤病因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肿瘤医院副院长。

程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 主要从事DNA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芯片缩微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在健康管理、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十五重大专项等项目。在Nature Biotech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4篇,SCI他引4600余次,回国后主编中英文著作各4部,其中《Biochip Technology》为国际该领域第一部英文专著。4次作主席主办国际生物芯片大会,80余次应邀作国际大会报告,为Human Mutation(IF 5.05)通讯编辑。获国内外发明专利各42项;主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49项,欧盟CE认证证书31个;获批临床诊断类生物芯片行业标准7项、国家标准5项。回国十余年,在生物芯片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相关产品60余项,产品批量出口欧美十国数百家医院和若干科研机构,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5亿元。

詹启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卫生部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十一五”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肿瘤转移)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学会常务理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卢世璧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会士,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长。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6项,发表论文169篇,主编专著3部

樊代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世界消化学会常务理事兼科学计划委员会主席等。

吴祖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曾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陈可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心脏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顾问,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临床及研究50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者及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已故郭士魁名老中医一起,首先倡导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并进行冠心二号等复方系统临床和基础研究,得到国内外认同和推广应用;其基础研究与心血管科和有关科室从整体、细胞和基因蛋白表达分子水平科学阐释了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理,阐明血瘀证实质。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这一冠心病防治领域的国际难点,他首先运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多中心干预研究,临床和实验皆证实疗效,为再狭窄药物预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效动力学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研究”荣获古籍整理金奖,并先后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荣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首届立夫国际中医药学术奖,求是杰出集体奖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邱贵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骨外科学与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主编,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常委、副主任,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医学参考报社副理事长兼副总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ICSS(国际华人脊柱学会)主席,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副主席、中国部主席等。香港骨科医学院荣誉院士。 致力于脊柱、关节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对脊柱畸形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并在国际脊柱外科权威杂志《Spine》发表,命名为“PUMC(协和)分型”。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最重要的致病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35部,发表论文、评述700余篇。积极倡导开展骨科诊疗规范化工作,制订了《骨科技术操作规范》及多项指南。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三等奖、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

高润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心脏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院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现任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国循环杂志总编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副总编辑,欧洲心脏杂志国际副主编及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等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担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对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其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的贡献得到国际介入学界的认可,2010年获得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颁发的“Ethica”奖,2016年获得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CRF)和经导管介入治疗大会(TCT)颁发的终生成就奖。他还致力于介入心脏病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制和预防的研究,探索基因支架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其主持的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理及预防的实验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作为国家主要研究者牵头进行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作为主要研究者牵头进行了多项全国性注册登记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积累了我国的循证医学证据。开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PACS),找出我国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并为缩小其差距而努力。还领导了12.5科技支撑项目“我国重要心血管病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

戴尅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骨外科学与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及骨科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生命医学学部主任,河南科技大学兼职院士。,兼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会长、国际内固定学会理事及中国分会主席、国际多学科生物材料学会副主席、中华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首届上海市发明家,‘97香港杰出中国访问学人、上海市医学荣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医学领域,发明多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制品,用于人体内部,从而推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医学应用。在关节外科特别是人工关节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发展出多种具首创性的人工关节和骨折内固定装置,设计出计算机辅助个体化人工关节并实现产业化。在国内医院中首先建立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开展步态分析和骨结构、内固定等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教委、卫生部、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28项奖励,获得授权及申请专利11项。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心脏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顾问,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以岭药业董事长,河北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张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职务20余项以及国内外20多个杂志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常务编委或编委。曾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 是我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多普勒超声定量诊断瓣膜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系列新方法,使这些患者避免了创伤性的心导管检查;他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建立了三维超声诊断心血管病的系列新技术;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力学模型和多种动物模型,阐明了斑块易损的炎症机制,建立了以斑块体积应变和冠脉循环炎症和凝血因子浓度梯度预测易损斑块的新方法,筛选出可预防斑块破裂的多个新的基因和药物疗法;发现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动脉生成因子可协同诱导生成有功能的血管网络,改善心肌局部血流量和收缩功能,为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奖励20余项。获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被国内外文献引用3000余次,主编和参编专著23部。

张英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骨外科学与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会长。JBJS中文版(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杂志》总编辑,《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和《临床外科杂志》副总编辑,《Orthopedics》编委、《European journal of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raumatology》编委。 是我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多普勒超声定量诊断瓣膜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系列新方法,使这些患者避免了创伤性的心导管检查;他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建立了三维超声诊断心血管病的系列新技术;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力学模型和多种动物模型,阐明了斑块易损的炎症机制,建立了以斑块体积应变和冠脉循环炎症和凝血因子浓度梯度预测易损斑块的新方法,筛选出可预防斑块破裂的多个新的基因和药物疗法;发现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动脉生成因子可协同诱导生成有功能的血管网络,改善心肌局部血流量和收缩功能,为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共发表文章1056篇,英文文章225篇,其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179篇。中文文章831篇,其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461篇。获得授权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5项经PCT国际专利检索证实有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7项获注册证并实现转化,其中3项同时在美国FDA注册。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2015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奖。